行業資訊
您當前所在位置:首頁 / 新聞資訊
/ 行業資訊
海關助力大米出口提速,碼頭裝卸效率提升一倍多
揚子晚報網7月2日訊 (通訊員 劉欣 記者 薛玲) 7月2日,在南京海關隸屬張家港海關的監管下,一批40050噸出口至非洲科特迪瓦和多哥的大米整裝待發。
張家港口岸近年來發展迅速,2016-2017年共出口大米16萬噸,約占全國總出口量的20%。為了提高大輪裝貨進度 ,張家港海關與企業、碼頭等多方經過數次業務調研和協調,積極探索裝船模式改革。江海糧油物流部經理徐文介紹說,“以前我們每天的作業能力是2000噸,模式改變之后,我們可以提高到5000到6000噸。 ”
機械化“整卸整裝”較人工作業效率翻了一倍,加快了裝船速度,也簡化了通關流程,大大提高大米庫容的周轉利用率。張家港海關關員韓曉敏介紹說,以前一批貨物要分撥成幾船到港,一船一查又是好幾次,現在實現了口岸查驗三統一,統一質量標準、統一裝運模式、統一流程管理,整批到港可以集中查驗,大大減少了查驗次數,提高了通關時效 。
與此同時,張家港海關在碼頭駐點,實現到港貨物“即到即查”、“即查即放”,讓出口大米的碼頭裝卸效率提升一倍多。
張家港口岸近年來發展迅速,2016-2017年共出口大米16萬噸,約占全國總出口量的20%。為了提高大輪裝貨進度 ,張家港海關與企業、碼頭等多方經過數次業務調研和協調,積極探索裝船模式改革。江海糧油物流部經理徐文介紹說,“以前我們每天的作業能力是2000噸,模式改變之后,我們可以提高到5000到6000噸。 ”
機械化“整卸整裝”較人工作業效率翻了一倍,加快了裝船速度,也簡化了通關流程,大大提高大米庫容的周轉利用率。張家港海關關員韓曉敏介紹說,以前一批貨物要分撥成幾船到港,一船一查又是好幾次,現在實現了口岸查驗三統一,統一質量標準、統一裝運模式、統一流程管理,整批到港可以集中查驗,大大減少了查驗次數,提高了通關時效 。
與此同時,張家港海關在碼頭駐點,實現到港貨物“即到即查”、“即查即放”,讓出口大米的碼頭裝卸效率提升一倍多。
上一篇:7月4日國內大豆、小麥、玉米、大米價格行情
下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沒有了